中国企讯网

五粮液:赓续优秀文化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定民族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期而至,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激荡着每一位中华儿女。

  在5000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为世界少有。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和行业龙头,五粮液始终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五粮液拥有窖池3.2万余口,其中元明古窖池不间断使用至少655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不仅代表中华民族物质遗产的传承,更是酿造中国传世佳酿的至臻瑰宝,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2020年,考古五粮液项目启动,历经18个月,由100余位考古人员、30多位国内考古学和行业顶尖专家的参与,再度掀开五粮液古窖池群的神秘面纱,为以“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为主要特征的宜宾多粮大曲酿酒技术和五粮液古窖池群历史年代提前至元代提供了实证,也为溯源宜宾乃至中国南方白酒酿造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五粮液:赓续优秀文化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考古专家表示,五粮液长发升、利川永、全恒昌等八大明初古酒坊是中国白酒最纯正的初始记忆,见证和经历了中国白酒的起源与发展,代表着中华民族物质遗产的传承。

  早在2013年,“五粮液老窖池遗址”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五粮液窖池群及酿酒作坊”被国家工信部核定为“国家工业遗产”。五粮液地穴式曲酒发酵窖古窖泥中含有丰富的功能微生物,通过“以糟养窖,以窖养糟”长期不间断的迭代进化,赋予了五粮液经典幽雅的古窖浓香, 2005年,五粮液明初古窖泥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是国家博物馆目前收藏的唯一一件“活文物”。

五粮液:赓续优秀文化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此外,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发于唐、兴于宋、精于元、成于明,一脉相承逾千年。现今,从选粮配料、磨粉制曲、酿造发酵至开窖取酒,五粮液酒的酿造时间周期长、操作要求细、控制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尤其是在酿造发酵阶段,需经过“跑窖循环”“续糟发酵”“沸点量水”“分层起糟”“混蒸混烧”等多道极其复杂工序,每轮次发酵时间就需70天,双轮发酵达140天,发酵期在各香型白酒生产中历时最长。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只有活态传承非遗文化,让其生生不息地流传下去,才能真正免于被历史遗忘的宿命。

  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在今年两会上作《关于支持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提案时表示,中国白酒是世界上工艺最复杂、最高级的蒸馏白酒,其酿造技艺属于我国独有的知识产权,在非物质遗产中具有独特的发掘和保护价值,加快推动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从技艺到记忆、内部到外部、国家到世界,多维度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是提升中国白酒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路径,实现中国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的有效保护。

  从唐代“重碧酒”到宋代“姚子雪曲”、明代“杂粮酒”,再到今天世界知名的“五粮液”,文化遗产连接着五粮液的过去与未来,今天的五粮液仍赓续优秀文化,步履不停,引领中国白酒走出国门,成为中国白酒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