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中医底蕴、丰富的临床经验,锻造了她应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能力,成就了她的精湛医技。多年来,她以攻疑克难为使命,在疑难病治疗领域,不断进修学习,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精于求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疑难病治疗之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疑难病名医”。她就是—马秀琼。
马秀琼,四川省通江县人,中医执业医师,中共党员,通江县第十八届、十九届人大代表,1992年毕业后,进入医院住院部工作一年,1993年进入鹦哥嘴村卫生室工作至今。曾在《医药前沿》《中国农村卫生》《中国保健营养》等知名医疗杂志上发表多篇医疗论文。2018年1月荣获“仲景学术进步奖”,2020年其门诊揭牌成为“疑难病康复行动进万家定点合作单位”,2020年12月,参与的“中医现代新疗法—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项目荣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入选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基层好中医—当代优秀中医人物及案例选编》一书。2023年5月被通江县委政府任命为通江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
记者在门诊见到马秀琼大夫时,她正坐在诊室里诊治病人,只见她身穿白大褂,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眼神坚毅睿智,笑容亲切谦和。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亲和感,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暖着患者,举手投足间尽显一位“老”中医的风采。
疑难病,中医常言其为疑难杂病,或称之为疑难病证,或言之为疑难杂证。细究之,疑难杂病,可有疑难病与杂病之不同。疑难病,即是临床表现疑似难辨,用单一的辨病或辨证方法难以辨清,诊治较难的特殊之病。一般而言,大凡具有“难诊、难治、难愈”,或是“少见、罕见、疑似”,或是“夹杂太甚、复杂多变”等特点之一者,均可归为疑难病。
多年的基层行医路,不仅没有磨灭马秀琼大夫对医学的热爱,反而让她越发下定决心要攻坚克难,致力于疑难病的研究。每当遇到棘手的疾病,马秀琼大夫就翻阅古籍,或是虚心求教其他医生,将这个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完全搞明白,正是因为她这种“爱较劲”的特点,让她对心脑血管疾病到妇科、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都有了自己的见解。
在马秀琼大夫的门诊患者中,有饱受病痛的颈椎病、腰椎病患者,有面神经麻痹患者,有常见的中风偏瘫患者,也有带状疱疹、高血压、偏头疼、妇科、消化科患者,更有肿瘤、癌症,帕金森、脑梗、心梗等疑难病患者。他们,大多被疾病消耗的心力交瘁,经过马大夫的治疗后症状快速缓解、改善和治愈。
患者张某,患病十多年,不能行走,只能依靠轮椅,双手双脚严重畸形,全身多处肌肉萎缩,生活根本无法自理。针对患者病情,马大夫会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全面分析,采用中药关节贴敷,自拟“蚂蚁驱风散”,配合系统治疗,逐步缓解病痛、改善病症,最终使患者成功摆脱轮椅。
患者杨某,54岁,心悸,胸闷不舒,有时心痛发作,经医院以及其他诊所治疗效果不明显,于2020年11月1日来马秀琼大夫门诊咨询治疗。经查体,患者唇甲青紫,舌质紫黯,脉结代。中医属心悸(心血瘀阻),治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经马秀琼大夫治疗一月后,患者心悸胸闷、心痛症状缓解。四个月后,心悸、胸闷、心痛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对于马秀琼大夫来说,用“妙手回春”四个字来形容她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许多疑难病的严重程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每治疗一个患者,都是在和死神病魔赛跑,都是一次对自己信心、医术、意志的挑战,那是没有退路的勇敢进军,那是悄无声息的白刃格斗。
在采访时,记者深深感受到患者对马秀琼大夫的高度信任,对此,马秀琼大夫解释,这就是跟患者沟通的重要性。她说:“患者来看诊,心情本来就十分的忐忑紧张。我们做医生的,要做诚信、尊重、同情和耐心。对患者我们要实话实说,给他解释清楚病情,同时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和同理心,这样在治疗的时候患者也会很配合,治疗的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作为一名党员和县人大代表,一直以来,马秀琼大夫都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严格要求自己,对党忠诚,兢兢业业为群众解除疾苦,这也成了她一生不变的价值追求。她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始终无怨无悔,任凭岁月磨蚀,朴实纯粹的初心,滚烫依旧。在她心中,没有什么比治病救人、为人民服务更光荣,党旗下的誓言就是此生不渝的初心。
“我以前找马大夫看过病,在他的精准诊疗下,药到病除。马大夫不但医术精湛,还非常有爱心,对于经济情况不好的贫困户看病,她一向都是费用全免,我看病时还给我免了一部分费用。”
“马大夫不但医术很好,还很有耐心,待人热情,是一位处处为患者着想的好医生。”
这一句句赞美之词的背后,是马秀琼大夫厚德医术的真实写照。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治病救人是医者本分,只要能让患者恢复健康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医者职责。”
正如漂流需要一方港湾,跋涉需要一处驿站,而马秀琼大夫,就是许多疑难病患者倦鸟归巢的精神家园。她的微笑,是患者伤痛中一缕温暖的阳光;她的汗水,是患者康复中一滴茁壮成长的甘露。她以自己的仁心仁术告诉患者:疑难杂症不是“山重水复”,也有可能“柳暗花明”。她从阳光中走来,未来必将为更多黑夜里的疑难病瘫患者播撒生的光明。
标签: